您好,欢迎浏览黄石美涵信息科技有限公司网站!
135 9763 4395

咨询热线

7X24小时服务

阿里云、微软云、美橙互联 黄石地区产品经销商

关于代理商模板

超值服务提供卓越产品

   
  
  
新闻公告 News
   
微信公众号的“潜规则”
来源: | 作者:hsmh888168 | 发布时间: 2017-02-14 | 1448 | 分享到:
黄石做网站,黄石建设网站,黄石建站,黄石网站建设推广,营销型网站,网站建设

哪个公众号能用最少的时间收获10w+的阅读?阅读数到底是怎样增长的?为何刷量的大号一下就会被查出来?为何有的文章在27天后仍在传播?欢迎收看今天的“走进公众号”,运营君将为您深刻解读公众号的“潜规则”。

▪本文共2002字,阅读大约需要4分钟。

微信公众号的“潜规则”,第一次听说!

你真的了解账号文章的数据么?

天天分析的数据究竟有何意义?

评估微信公众号时,“阅读数”、“点赞数”似乎是最常见的指标。而作为公众号的运营君们,更要看到这些数字背后的意义。

是哪个时间点的阅读数点赞数呢?

阅读和点赞的比率是怎么样的?

什么渠道的阅读占比较高?

时间与传播的过程是怎么样的……

2016年,新榜曾对82240个账号发布的309667篇内容进行了统计,试图弄清以下问题:

一篇图文的生命有多长,大约在传播多少天后会停止传播?

一篇图文的传播能量如何分布,发布后24小时内的阅读数占比有多少?

什么内容具备长期传播的可能性,是否具有共同特征?

为什么有些图文的阅读数会随着时间逐渐减少;这些图文的阅读数缘何消失?

神秘的长尾效应

微信后台对于发布的文章仅有7天的数据统计,当微信图文的阅读数不再变化时,可以判断该图文基本已经停止传播。

但是经过全面阅读数采集对比后发现:仅有 3% 的图文在推送3天内停止传播,有 26% 的图文在发布后的3-27天内停止传播,有 71% 的图文在发布 27 天后还存在阅读数的增长。这说明大多数内容传播都具备长尾效应。

微信公众号的“潜规则”,第一次听说!

虽然大多数微信图文的阅读数会随着时间的推移持续增加,但不同时段增量的表现却有很大的差异。在统计了图文传播1天、3天、27天的阅读数占比后发现:一篇图文在推送后24小时内获取的阅读数占其总传播量的 84%。内容的传播过程呈现短期爆发、长期积累的特征:即随着时间的推移,阅读数的增长越来越缓慢。

将生命较长且阅读数增加较大的文章分类后发现,文摘类、民生类、幽默类、情感类和文化类等账号因其时效属性较弱,更容易产生后期爆发的内容。

微信公众号的“潜规则”,第一次听说!

微信公众号的“潜规则”,第一次听说!

微信公众号的“潜规则”,第一次听说!

微信公众号的“潜规则”,第一次听说!

微信公众号的“潜规则”,第一次听说!

如此看来这类的公众号想获得10w+的文章可以适当考虑放弃时效性。内容的传播需要时间,不具备时效性的内容,要放到一年四季看都没有问题。这就具备了长尾效应的首要条件,其次就是运营君已经说烂的——标题!标题!标题!重要的事情说三遍!

10w+文章的标题的基本套路:首先坚定不移地告诉你这文章必须得看;同时暗示这文章现在不点就没得看了;最后,打死也不告诉你文章写了什么。做到以上两点,文章基本就有了爆发传播的雏形。

真假10w+

2014年8月,微信公众平台不再放出具体阅读数,即超过10万阅读数显示为100000+,也意味着10w+就代表“传播量足够大”。

那么大号们的10w+轨迹究竟是什么样子呢?

微信公众号的“潜规则”,第一次听说!

如上概念图所示,公众号的传播能量越大,曲线的斜率越大,阅读数到达10万所花的时间就越短。所以,当一个公众并不具备强传播能量,却很快达到10w+的时候,我们就可以判断这是一个“有问题的10w+”。

但有一些公众号虽不常有机会获取10w+,但通过一些宣传推广仍可以突破既定的传播曲线达到10w+,这样就与之前的轨迹图出现了偏差。

微信公众号的“潜规则”,第一次听说!

这篇《阅读数甄别?潜力号发掘?你要的分钟级监测来了!》文章如图所示,出现了不同时段递增的情况,很可能阅读数的变化是受到朋友圈转发和产品上线的影响,因此在这些事件的时间节点上出现新一波传播小高峰。

从图中可以看出,在朋友圈转发及产品上线等人为干扰的情况下,被激发出的阅读数增长仍然符合对数函数的基本形态——即迅速增长与增长趋缓连续而形成的平滑曲线。可见,如果想要突破以公众号订阅者为基础的传播曲线,配合线下运营可能会产生更好的效果。

知道了秘密,然后呢?

我们知道了长尾效应,知道了传播曲线,然后呢?真的要去做这些改变,让收获阅读来得更轻松一些么?

微信公众号的“潜规则”,第一次听说!

首先,我们需要明确,公众号文章出现的意义所在。是只为短时流量,只为卖流量,还是为了商业化,为企业业务?如果是后者,那么像10w+大号转型这件事,并没有太大的意义。

可能很多人说,转变方向后,文章有阅读啊,有点赞啊,粉丝也会变多,那也会提高公众号整体活跃度,也会带动其他内容的阅读量啊,数据也会更好看blablabla……可答案未必是这样。

微信公众号的“潜规则”,第一次听说!

有些账号通过一些方法出了爆文,也并没有迅速提高自身竞争力。所以说,纯粹地为高阅读高传播而做的文章,按照“无时效性、标题党、文章短”的模式,似乎只是昙花一现,没有积累,没有定位,没有黏性,只有导流,实际上也没有给账号的活跃度加分,相反,因为内容平平,粉丝杂乱,没有归属感,最后反而弊大于利。

见过一些分享干货、深度知识的账号,阅读量不是很高,有一批忠实用户,在这之后账号开始最求高阅读,放弃了之前的专业形象,总是发一些毫不相关的心灵鸡汤,反倒丢失了最初那批忠实的用户,甚至招来一片骂声。

微信公众号的“潜规则”,第一次听说!

还有一些号也是为了纯粹粉丝量、阅读量做的一些活动,几天涨粉几万,轻轻松松,一分钱不用花,但是结果呢?除了那几个数字的变化,其他的根本没有促进,这样就没什么意义。

可见,了解公众号的小秘密是为了更好地利用规律服务账号主体,而不是摒弃根本,摇摆不定。